怎么把脚骨折?骨折端错位应及时复位以免再移位
发布时间:2023-04-22 19:08:46
骨折也就是骨折,在医学上称为骨折,出现这种骨折的情况,要想进行良好的处理,首先要让患者的骨骼进行固定,这也是预防骨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,患者要注意保持充分的休息,这样能够使疼痛的骨折逐渐的愈合,避免出现并发症的问题,当然如果出现骨骼没有及时的修复,或者是错位的情况,可能会导致骨折的愈合比较困难。
一、保持患肢足踝稳定性
骨折患肢足踝活动度应随患肢的年龄、身体状况和骨折位置而异。如踝关节骨折后,已将足踝部的远端、中部或肩关节下端的远端外翻畸形,或移位。骨折复位后,应继续作踝关节外固定5-7天,使足踝部和膝关节部外侧应力复位,以免发生骨折端移位或错位。另外,在初期每2-3天,鼓励患者自行活动脚踝部位,然后逐渐增加足踝部位的应力。在2-4周内,避免小腿持重,避免不稳定的膝关节外翻畸形。
二、手法复位
骨折的复位治疗方法也是治疗骨折的一大主要方法。其手法复位不及时或手法不当可使下肢功能障碍,造成缺血性肢体瘫,如未能及时复位,截瘫、截瘫、截瘫、关节脱位等。
三、支具固定
骨折端较易移位,应注意将足踝部的关节固定在对位固定上。如发生下肢肌力平衡障碍,肌肉痉挛或痉挛,可用手法或支具固定,以减轻肢体肿胀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。
四、药物治疗
如出现骨折端错位,应及时复位,以免发生再移位。骨折端移位程度较轻,则可用熟石膏或防创伤药,使关节稳定,促进愈合。
五、石膏固定
如移位较严重,且有活动受限,可将石膏管装入到夹板或夹板中或放到运动架上进行固定,以避免移位。
六、手术复位
骨折端错位患肢后,应及时给予固定,手法复位后,并缝合照旧钢板。术后2-3天需及时行功能锻炼,以避免缺损的神经断裂或炎症挛性关节炎,3-4天拆除固定~5天后拆除~5天复查~7天~7天即可活动,用拐杖~10天~7天后即可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