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细胞杀死细菌变成痰的成分
发布时间:2020-04-02 15:00:11
白细胞是对人类健康起重要作用的细胞。它在消灭细菌和病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当某些部位发生感染时,白细胞将首当其冲。它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。白细胞杀死细菌后,有时也会形成痰成分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方面,让我们来看看它
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,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,进入血液或组织。在骨髓、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:1:25,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%一70%。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,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,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。
结构含量
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70%,是外周血循环和免疫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白细胞。各类白细胞百分比为:
(1)嗜中性粒细胞50~70%,
(2)嗜酸性粒细胞0.5~5%,
合并图册
合并图册(2张)
(3)嗜碱性粒细胞0~1%,
(4)淋巴细胞20~40%,
(5)单核细胞3~8%。
(“嗜中性粒细胞”即中性白细胞)
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,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,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,当炎症发生时,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。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,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,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。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,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,这样,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,并消灭,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。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,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。
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——花生四烯酸,在酶的作用下,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,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,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,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,并影响血液凝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