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首页 > 养生常识 > 正文

新生儿接种疫苗时间表

发布时间:2020-03-21 18:30:14

新生儿需要在出生后第一年接种疫苗,特别是根据新生儿的体质。此外,新生儿接种疫苗是为了提高婴儿的身体抵抗力,防止传染病的发生。新生儿每月接种不同的疫苗,母亲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注射时间。

新生儿打疫苗时间表

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表

1、出生时:卡介苗、乙肝疫苗(基础)。

2、一个月:乙肝疫苗(基础)。

3、两个月:脊灰疫苗(基础)。

4、三个月:脊灰疫苗、百白破疫苗(基础)。

5、四个月:脊灰疫苗、百白破疫苗(基础)。

6、五个月:百白破疫苗(基础)。

7、六个月:乙肝疫苗、A群流脑苗(基础)。

8、八个月:麻疹疫苗、乙脑疫苗(基础)。

9、九个月:A群流脑苗(基础)。

10、1.5-2岁:百白破疫苗、麻疹疫苗、乙脑疫苗(加强)。

11、3岁:A群流脑苗(加强)。

12、4岁:脊灰疫苗(加强)。

13、6岁:百白破疫苗(加强)、乙脑疫苗、A群流脑苗(加强)。

新生儿打疫苗时间表

宝宝需要自费的二类疫苗

1、A+C群流脑疫苗:3周岁注射1针次,6、9周岁各加强一针。

2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: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,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。

3、麻腮风疫苗:1.5-2周岁注射一针,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。

4、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: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,4年后加强1针。灭活疫苗1-16岁接种2针,间隔6个月,16岁以上接种1针。

5、水痘疫苗:1到12岁接种1针次。

6、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:2、4、6月龄各注射一次,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。

7、流行性感冒疫苗:1-3周岁每年注射2针,间隔1个月。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。

新生儿打疫苗时间表

宝宝打疫苗后有哪些异常反应

1、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

多数情况下,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引起发热、注射局部红肿、疼痛或出现硬结等炎症反应,这是正常反应,不会造成组织器官不可恢复的损伤。较轻的这类反应往往不需要处理,2-3天可自行消失;对于反应较强的宝宝也可单纯对症治疗,如降温或局部热敷等。

2、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

极个别宝宝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,可能会发生异常反应。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的无菌化脓;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皮疹、颜面部水肿等,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。出现这类反应,你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。异常反应的发生与受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,过敏体质者或免疫缺陷者往往更容易发生。

一般情况下,宝宝会在出生的医院接受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注射,出院后,家长宜尽快与社区医院联系,建立预防接种档案,以后按照医生的安排合理接受预防接种。

猜你喜欢

编辑推荐

热门阅读

Copyright © 2020 水簇养生网 手机版